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6年第14期
编号:12854298
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5月1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6年第14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观察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, 并对病因进行分析。方法 3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青年组, 同期3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中老年组, 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比较, 并对病因进行分析。结果 青年组初发脑梗死较为常见, 与中老年组比较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中老年组动脉粥样硬化、心源性、血管炎发生率与青年组比较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 青年脑梗死致死致残率高, 主要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, 以健康教育的方式改善患者生活习惯, 调节饮食结构, 提倡进行运动是该病防治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青年脑梗死;临床特点;病因

    青年脑梗死在近年发病率有所提升, 脑梗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, 虽然目前对脑梗死的抢救大多卓有成效, 但仍难以避免会留下后遗症, 患者需要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[1], 一些患者甚至留下终身残疾, 十分影响青年患者的生活, 也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因此对青年脑梗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, 明晰其临床特点以及主要病因对患者的防治十分有利。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3年3月1日~2015年3月1日收治的青年脑梗死患者31例作为青年组, 其中男25例, 女6例, 年龄25~36岁, 平均年龄(30.1±2.0)岁;选取同期收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中老年组, 其中男24例, 女6例, 年龄45~75岁, 平均年龄(59.8±5.4)岁。

    1. 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发原因进行分析, 可以通过CT、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、彩色多普勒、血液检查等手段对病发原因进行确定, 了解不同年龄与脑梗死的关系。

    1.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特点及病因。

    1.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.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。计数资料以率(%)表示, 采用χ2检验。P<0.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 1 临床特点 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, 梗死的病灶大多数为单发灶, 发病于基底核区最为常见;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, 椎基底动脉系统或者颈内动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, 严重的会完全闭塞;青年组初发脑梗死患者28例, 复发脑梗死患者3例;中老年组初发脑梗死患者5例, 复发脑梗死患者25例;青年组的初发脑梗死较多, 与老年组比较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发病时间大多为白天,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症状严重的程度。

    2. 2 病因 中老年组发病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、心源性、血管炎发生率与青年组比较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见表1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3. 1 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 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不高, 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, 正在逐步提升, 值得引起重视。该病一般可由于大量吸烟导致, 尼古丁会促使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 导致血管收缩、痉挛, 导致血小板聚集, 阻力增大, 血液粘度提升, 引发粥样硬化, 促成脑梗死[2, 3]。而长期的饮酒也是导致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, 血液酒精含量增高, 血小板聚集率提高, 增加血胆固醇, 促进动脉硬化。因此抽烟和酗酒成为了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而青年脑梗死致死很高, 虽然目前医疗水平先进, 大部分患者可以成功获救, 但梗死后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, 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[4, 5]。早期的治疗对该病预后有着显著的提升, 但仍然应该以预防为主, 做好健康宣传教育是防治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工作。

    3. 2 青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 最为常见的青年脑梗死发病原因是高血脂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粥样硬化等。当代年轻人工作、学习繁忙、生活节奏偏快, 多久坐缺乏运动, 饮食也不注意, 一日三餐并不科学, 生活习惯较差[6]。淀粉、油腻食物也会促成高血脂,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带来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, 导致血压、血脂、血糖三高的发生, 而随着病情的进展, 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, 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[7-10]。而本研究还将青年与中老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原因进行了对照观察, 发现不同年龄段发病原因有所差异, 但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因素, 而青年更可能因为心源性因素发生脑梗死, 因此针对以上原因, 对青年生活习惯进行改善, 检测血糖、血压、血脂十分有效, 鼓励多运动, 不提倡久坐等是脑梗死的预防关键。

    总之, 脑梗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, 致死致残率均很高, 在青年人中发病率逐年提升, 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上抽烟酗酒的恶习使青年容易患脑梗死, 因此进行健康教育是该病的防治关键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黄益洪, 陈建军, 方浩威, 等.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分析.中国医疗前沿, 2013(10):67-68.

    [2]张玉国, 高丽杰, 杜炳良, 等. 61例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. 中外健康文摘, 2013(50):172-173.

    [3]Lee JH, Choi HC, Kim C, et al. Fulminant cerebral infar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after ascending type of facial necrotizing fasciitis.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, 2014, 23(1):173-175.

    [4]寸丽菊.优质护理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.医学信息, 2014(9):255.

    [5]么桂兰, 王煜.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.国际检验医学杂志, 2013, 34(9):1173-1174.

    [6]王娟. 40例青年脑梗塞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.医学信息, 2015(33):336.

    [7]文曦.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探讨.牡丹江医学院学报, 2013, 34(5):45-46.

    [8]Sasao H, Fujiwara H, Murai H, et al. Does motor dys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mpede the development of angina symptoms? A comparison of coronary angiograph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ior cerebral infarction. Int Heart J, 2013, 54(1):1-6.

    [9]琚长虹.出血性脑梗死40例的临床分析.转化医学电子杂志, 2015(3):99-100.

    [10]王静, 梁建英, 李淑霞, 等.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. 河北医药, 2014(15):2396-2397.

    [收稿日期:2016-01-25], http://www.100md.com(陆才胜)